公司研究丨策略与观点丨个股深度与跟踪
2025 年下半年,AI 算力需求持续升温,半导体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焦点。AMD.M 股价年初至今上涨约 90%,跑赢绝大多数同行。近期,公司宣布与 OpenAI 签署多代部署协议、与 Oracle 合作建设 AI 超级集群,同时披露受出口管制影响的财务调整,引发市场对其 AI 战略和估值前景的新一轮讨论。
麦通 MSX 研究院因此发布本期简报,重点分析 AMD公司在 AI 算力产业链中的竞争位置、订单兑现节奏及风险因素,为投资者提供中期判断参考。
公司概况
AMD (Advanced Micro Devices, Inc)成立于 1969 年,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高性能计算(CPU)、图形芯片(GPU)、嵌入式设备及数据中心 AI 加速器四大板块,其中 EPYC 系列数据中心 CPU 与 Instinct MI 系列 AI GPU 是核心增长引擎。
近年来,AMD 持续从传统 PC 与服务器市场向 AI 及云数据中心延伸。随着 MI 系列迭代、驱动生态 ROCm 成熟,公司在高端 GPU 领域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。
AI业务进展:从技术突破到客户落地
重大客户订单加速兑现
产品与研发投入 公司持续加码 AI 架构创新和先进制程。MI450 采用 CDNA 4 架构,目标性能较前代提升超 2 倍。研发投入在 2025 Q2 达 18 亿美元,占营收 23%。
财务表现与展望
2025 年第二季度营收 76.8 亿美元,同比增长 32%,数据中心业务 32 亿美元,占比 42%。公司披露 AI 相关收入约占总营收 21%。
然而,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,AMD 对中国市场部分 MI308 出货受限,相关库存及费用冲击约 8 亿美元。
在乐观情景下 2025–2026 年营收有望迈入 350–400 亿美元区间,AI 板块将成为主要驱动力。主流机构共识估计 2026 年 P/E 约 40–50 倍,体现市场对 AI 业务的溢价认可。
行业格局与竞争对比
AI 芯片进入“三强并立”格局:
NVIDIA (NVDA.M)保持软件生态和高端算力领先,但出货周期紧张、价格高企;
Intel (INTC.M)专注 CPU 与 NPU 集成方案,AI 增量有限;
AMD (AMD.M)凭借 MI 系列成本性能比、灵活供应策略及开放生态,正加速进入主流 AI 集群名单。
AI 基础设施的爆发使 GPU/FPGA 成为算力投资核心。AMD 凭借性价比与供货灵活度,有望在 AI 训练与推理市场中获得更高占比。
风险与不确定性
政策风险:出口管制仍是最大外部变量,若限制范围扩大,将影响高端 GPU 销售。
估值波动:在高估值区间内,若 AI 投资周期放缓或竞争加剧,股价回调风险上升。
技术落地风险:新架构良率、驱动优化与软件兼容性仍需验证,若进展不及预期,将拖累订单兑现速度。
麦通 MSX 研究院认为,AMD 已从传统 CPU/GPU 制造商转型为 AI 算力核心参与者。短期出口政策与估值波动可能带来扰动,但中长期逻辑清晰:
结语 AMD 站在 AI 算力周期的关键节点上。虽然短期受政策与估值因素干扰,但其技术路线、客户拓展和研发投入均显示出强劲的战略执行力。对希望把握 AI 基础设施长期成长机会的投资者而言,AMD 仍是最具确定性的核心标的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