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D锐龙5-9500F,Intel酷睿Ultra5-230F,这两颗差价100元的千元级热门处理器是当下主流装机的热门之选,但它们的性能、能效比、温度表现差异之大,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!
我们的对比测试准备了视频和图文两种版本,方便大家观看或阅读:
说到主流装机,常见的搭配就是千元价位处理器+两千元级独显。而目前市面上人气很高的两款千元级处理器是intel的酷睿Ultra 5 230F和AMD锐龙5 9500F,定价都在1200元左右,广受性价比装机玩家关注。

其中,新上市的锐龙5 9500F采用台积电4nm工艺,6核12线程,最高加速频率5GHz,目前首发定价1299元。而酷睿Ultra 5 230F采用台积电3nm工艺,6个性能核与4个能效核,总共10个真物理核,最高睿频也是5GHz,目前盒装售价1199元,比锐龙5 9500F便宜100元。总体来看,这两款千元处理器“针对意味很浓厚”,那么谁是装机更优选呢?我们不妨模拟实际装机的配置,来进行一次详细的对比。

注意:和对比处理器“理论性能”时要使用旗舰显卡避免瓶颈不一样,性价比装机用户更趋向于均衡合理的搭配,对于千元处理器来讲,两千元级的独显算是定位相对合适的搭档。因此,我们选择了RTX 5060与两款处理器搭配,这样更能代表实际装机情况。
内存选择方面,众所周知酷睿Ultra 200S系列对高频DDR5内存支持很好,因此多数玩家装机也更倾向于给酷睿Ultra 200S选择高频内存,所以我们这里给酷睿Ultra 5 230F搭配了DDR5 8200 16×2套装。AMD平台方面,多数玩家主要选择搭配低时序的DDR5 6000或DDR5 6400,并使用1比1分频获得更低延迟,因此我们选择了CL值为28的DDR5 6000 16×2套装。实际上,这两种频率的内存套装价差只有100元左右,刚好抹平处理器的价差,并不会带来装机总价的差异。不过,考虑到未来升级,显然DDR5 8200 16×2套装更保值。
主板部分,测试时我们用了相同品牌相同系列的B850M与B860M主板,价差仅10元。不过实际装机的用户要注意一点:这两块主板皆没Type-C口,若有需求,实际装机时可考虑稍高档次的款型,比如TUF GAMING B850M/860M-PLUS WiFi重炮手,还支持WiFi7。SSD部分,大家可根据预算酌情购买,不用看我们的配置表。
先来看看游戏表现对比。首先是1080P的情况:

首先是电竞与网游。老牌电竞游戏《CS2》中,230F平均帧明显领先9500F,幅度达到15%,1% Low帧也领先了大约10%;在最近大火的《三角洲行动》中,230F平均帧领先9500F大约3%,1% Low帧领先了大约16%;《使命召唤:黑色行动6》中,230F的1% Low帧领先2%,平均帧低2fps;《魔兽世界:地心之战》中,230F的1% Low帧也略微领先。综合来看,两款U互有胜负,但酷睿Ultra 5 230F在两款热门FPS电竞网游中的优势更加明显,而且在体现游戏顺滑程度的1% Low帧方面表现也很突出。

然后是3A游戏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对显卡压力很大,RTX 5060在这里已经显得比较吃力,所以两颗U平均帧表现相同,但230F在高频内存的加持下获得了更好的1% Low帧成绩;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里,230F不管是平均帧还是1% Low帧都小胜一筹;《极限竞速:地平线5》里,平均帧打平,但1% Low帧还是230F更高;《赛博朋克2077》也是230F的1% Low帧更高。

同屏战斗单位很多的战略类游戏对于处理器的多核性能要求很高,而酷睿Ultra 5 230F拥有10个真物理核,在这方面会比6个物理核的锐龙5 9500F更有优势。从实测来看,在《全面战争:战锤3》里,230F平均帧领先9500F大约16%,1% Low帧领先了大约19%,已明显高出一个档次;在同系列的《全面战争:三国》里,也是230F全面领先,平均帧率高出4%,1% Low帧领先12%;《银河破裂者》中,230F平均帧领先9500F约2%,1% Low帧领先了约9%。综合来看,如果玩家喜欢玩战争场面宏大的战略类游戏,那么酷睿Ultra 5 230F确实是更好的选择。

综合全部15款游戏的测试成绩来看,230F的平均帧率领先9500F的幅度大约为2%,幅度不大,但1% Low帧的平均领先幅度达到了5%,可见在游戏顺滑度方面酷睿Ultra 5 230F优势更大,用它玩游戏卡顿更少,操作的流畅度也更高。


而对于视觉效果更佳的2K游戏(2560×1440分辨率),这两套配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提供流畅体验的(大不了降到高画质)。不过2K下由于分辨率提升,显卡瓶颈效应增加,两颗U的差距进一步缩小,平均帧率打成了平手。但Ultra 5 230F在15款游戏中的1% Low帧综合来看依然领先3%。
看到这里有朋友可能要说,酷睿Ultra 5 230F是占了内存频率高的便宜,那么都用DDR5 6000内存,又是什么情况呢?我们这里也测了一遍:


可以看到,在同样使用DDR5 6000内存的情况下,酷睿Ultra 5 230F依然在15款游戏中平均领先1%,1% Low帧也领先了5%。


分辨率升级到2K,平均帧打平,但酷睿Ultra 5 230F的1% Low帧还是略微领先。
综合来看,就算玩家没有选择高频DDR5内存,酷睿Ultra 5 230F的综合游戏表现依然要好于锐龙5 9500F。
下面说说生产力表现。虽说千元处理器电脑搞生产力和专业的工作站没法比,但一般性的图像/视频编辑和轻量级的设计工作,这两者也是能胜任的。不过,谁的表现更好呢?




来看看专业的SPEC Workstation 3.1测试。在多媒体与娱乐测试中,230F领先的幅度大约在2%~9%;产品开发仿真部分,230F领先幅度巨大,可达13%~26%;生命科学部分,230F在namd项目中也可领先21%;金融服务部分,领先16%,在编译部分,最高也能领先27%。综合来看,酷睿Ultra 5 230F在专业应用方面领先锐龙5 9500F的幅度大约为13%。


在与3D建模渲染输出相关的测试中,230F优势也很明显,无论单核还是多核得分都超越了9500F,在Cinebench R23/2024、Blender测试中平均领先9%。

UL Procyon的图片编辑方面,230F领先5%;视频剪辑领先1%;AI推理领先高达7%。值得一提的是,230F还内置了算力13 TOPS的NPU,在一些本地AI应用中还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加速功能。
综合全部生产力与基准测试成绩来看,酷睿Ultra 5 230F领先锐龙5 9500F的幅度大约为11%,可以说是大幅胜出,用酷睿Ultra 5 230F办公和搞设计,也是更高效的选择。
最后是功耗与温度表现。酷睿Ultra 5 230F采用台积电3nm工艺,相比锐龙5 9500F的4nm工艺在能效比方面会更有优势,这一点在我们实际应用中表现得很明显:


测试环境温度27℃,在游戏中酷睿Ultra 5 230F的功耗和温度都非常低,一般40多W,高的时候也不过60多W,温度也是最高也就50℃出头,相比锐龙5 9500F普遍要低十几二十℃,功耗更是要低二三十W,你别说酷睿Ultra 5 230F这能效比还真是高得惊人,这功耗和发热甚至放笔记本里用都毫无压力。

如果游戏这点负载压力还看不出什么体验上的差距,那么我们就上点强度:一方面提升负载压力,另一方面我们用更便宜的风冷散热器,几十块钱的四热管那种。然后跑Cinebench R23满载考机看看(散热器风扇使用主板BIOS提供的自动调速方案,确保两个平台转速曲线一致)。

这下差距就很明显了,换上几十元散热器之后,9500F温度直接撞上95℃温度墙,功率从130W降低到了110W左右,此时风扇也冲到1500rpm的满速。230F则显得游刃有余,满载温度最高也只有72℃,功率可一直跑在90W上纹丝不动,风扇转速最高仅有1020rpm左右,比9500F低了一半,体现到使用体验上就是噪声低不少。由此可见,酷睿Ultra 5 230F不但性能更强,而且在游戏与生产力应用中的功耗与温度都大幅低于锐龙5 9500F,而更低的发热也就意味着风扇噪声更低、使用体验更好。
最后做个总结:对游戏玩家来说,无论是追求极致帧率的1080P分辨率,还是追求沉浸式体验,视觉感受更棒的2K分辨率(2560×1440)游戏,酷睿Ultra 5 230F都是相对锐龙5 9500F更好的选择——其综合游戏表现胜出约2%,代表流畅稳定性的1% Low帧胜出3%~5%。
对于在意生产力的用户,230F更是绝对优选,其生产力性能大胜9500F约11%,优势更大。
而在能效方面,230F更是一骑绝尘,游戏中普遍比9500F低十几二十℃,功耗也低二三十W。即便满负载考机,一款几十元的风冷散热器也能轻松Hold住,风扇噪声还低很多,使用体验方面可说把9500F远远甩在了身后。综上所述,不管是追求更高性能、更能通吃游戏和生产力、还是拥有更好使用体验的高性价比装机用户,千元档次上,酷睿Ultra 5 230F都是比锐龙5 9500F更好的选择。
最后唠叨一嘴:如果我们“站得更高”看这轮较量,采用3nm工艺,在性能和能效上都突飞猛进的酷睿Ultra 200系列,极有可能是Intel逆袭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