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:锐龙7 5700G和酷睿i7-12700核显谁更强?
这几年,由于大家都懂的原因,价格居高不下的独立显卡已经不再是装机的必选项,很多时候用户只能暂时屈就于集成显卡。
当然,对于即便中高端的娱乐、办公来需求,以及适度的轻游戏需求,如今的集成显卡都是足够的。
今天我们要讨论的,就是AMD锐龙、Intel酷睿,谁的集显更胜一筹?
在网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:Intel是处理器集成显卡,AMD是显卡集成处理器。虽然是段子,但也能看出两者侧重方向有所不同。
Intel 12代酷睿全面集成核显(F系列除外),不过架构、规格、技术都和11代基本没有差别。
AMD移动端的锐龙6000H/6000U系列已经用上RDNA2 GPU架构,而桌面端还停留在去年锐龙5000G系列的Vega架构,它还能否一战呢?
现在,我们就找来了AMD锐龙7 5700G、Intel酷睿i7-12700两款典型型号, 重点看看它们的GPU差异。
其实,这样的对比其实有些不太公平,锐龙7 5700G和i7-12700的价位并不在同一个档次,功耗释放也不在同一个水平。
从定位来说,锐龙7 5700G的竞争对手应该是i5-12400/12600,而酷睿i7-12700的竞争对手应该是锐龙7 5800X,但遗憾的是5800X并没有GPU,锐龙7 5700G已经是目前最高端的APU了。

锐龙7 5700G APU采用了Zen 3 CPU架构,8核心16线程,基础频率为3.58GHz,最大就加速频率可达4.6GHz,TDP功耗为65W。
内置显卡为Vega 8,集成8个计算单元,流处理器为512个,最高频率为2000MHz。
酷睿i7-12700采用了12核心混合架构,包括8个性能核心+4个能效核心,共有20线程,性能核基础频率3.6GHz,最大睿频4.9GHz,能效核基础频率1.6GHz,最大睿频3.6GHz,基准功耗功耗为65W,最大睿频功耗为180W。
内置显卡为UHD 770,规格为32个EU执行单元,约等于256个流处理器,频率最大为1550MHz,在BIOS中最大只能开启1GB的显存。
二、GPU性能测试:锐龙领先最多138%
在这轮评测中,按照惯例,我们先了解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基准。
测试平台如下:
评测平台的散热均采用了性能相同的360水冷散热器,主板均选择了微星GODLIKE超神板系列。
内存方面,AMD平台为8GB×2组成的双通道16GB DDR4,Intel平台为16GB×2组成的32GB DDR5。按照以往的经验,这两者内存性能并不会相差太多,基本不影响测试,事实上搭配更高带宽DDR5内存的Intel核显,还能发挥更加充分。
其它硬件均为一致,系统的电源计划同为高性能模式,尽可能减少环境变量。
先来看GPU对比。
锐龙7 5700G集成了Vega 8 GPU,共有512个流处理器,还有8 ROP光栅单元+32 TMU纹理单元,频率2.0GHz,可在BIOS最大开启8GB的显存。
酷睿i7-12700内置核显型号UHD 770,但从规格上来看,相对于上一代UHD 750没有太大区别,仍只有32个EU执行单元,约等于256个流处理器,频率为1550MHz,在BIOS中最大只能开启1GB的显存。
需要注意的是,根据内存容量和主板型号不同,可分配的显存容量也会有所差异。
以下基准和游戏表现都保持相同系统设置,游戏中分辨率为1920×1080。
1、3DMark

在3DMark的Fire Strike中,锐龙7 5700G取得了4476分的成绩。

酷睿i7-12700的成绩为2643。

在3DMark的Fire Strike基准中,锐龙7 5700G和酷睿i7-12700差异明显,领先了69%。
2、最终幻想15

在最终幻想15 Benchmark中,锐龙7 5700G的成绩得分为1718。

酷睿i7-12700的得分为946。

在最终幻想15 Benchmark中,锐龙7 5700G同样保持领先,领先了酷睿i7-12700约有81%。